|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南京大屠殺再添新證!"幾乎未出現過"的照片曝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記者近日注意到,日本(专题)都留文科大學名譽教授笠原十九司在2024年第三期《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上發表論文《史料發掘:南京大屠殺的現場與照片——基於一個日軍炮兵的陣中日記和回想錄》。論文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員蘆鵬翻譯。通過對永井的陣中日記、回想錄,以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現場照片的分析,可以進一步揭示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




笠原十九司


日本炮兵據《陣中日記》

寫下《回想錄》揭開真相

日本著名歷史學專家笠原十九司是都留文科大學名譽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東亞近現代史,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與日本歷史學專家洞富雄、藤原彰等人組成南京事件調查研究會,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有深入研究。他長期以來持以嚴謹的態度治學著書,揭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著有《南京難民區的一百天》《南京事件》《南京事件爭論史》《“百人斬競賽”與南京大屠殺》等十余部個人專著。

笠原十九司在論文中提及,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講述了他的父親曾在中國戰場從軍,並留下了陣中日記與回想錄、照片等資料的情況。這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深入研究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永井仁左右曾於1937年9月13日被征召入伍,作為獨立野戰重炮兵第十五聯隊的士兵,9月26日在上海登陸,參加了在上海的戰斗。此後,他向大場鎮、南市、無錫、常州進軍,12月15日在南京及烏龍山附近參加過戰斗。再往後,他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40年9月16日退出現役返回日本。在近三年的戰地生涯中,他留下包括南京在內的大量資料,其所屬部隊的情況在現有的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資料中幾乎未出現。

永井在戰場上所寫的陣中日記原本較為簡略,大約20年前,他根據陣中日記寫了一本回想錄,其中記述了更為詳細的內容。戰爭期間,普通日軍士兵的陣中日記會受到上級軍官的審查,特別是返回日本時審查更為嚴格,永井在陣中日記中沒有直接記述其目擊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場景,但是他在回想錄中將其寫了出來。作為一組同時具有原始記錄及回憶解讀的資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強行實施南京攻略戰,


屍橫遍野金陵泣血

笠原十九司說,永井在陣中日記與回想錄中,真實記錄了日軍輕視蔣介石國民政府的軍力,輕率地在上海開戰,在作戰准備和補充兵員不足的情況下,逐次投入戰場。由於增派的都是預備役、後備役這些戰斗力弱的“老兵”,結果導致日軍損失巨大等上海戰役的實相——鋼盔只配發了五分之一,軍服只有冬裝,因為糧食補給不足,就在當地掠奪。面對上海郊外四處延伸的中國軍隊堅固的碉堡陣地,炮兵明顯不足。永井所屬的獨立野戰重炮兵第十五聯隊雖然號稱“唯一的機械化部隊”,但從“八發大隊長”的故事可以看出其炮彈不足。此外衛生環境也相當惡劣,導致全體人員都患上痢疾。

然而,華中方面軍(由11月5日杭州灣登陸的第十軍與上海派遣軍合編而成)司令官松井石根、副參謀長武藤章,以及第十軍司令官柳川平助等,無視參謀本部的命令,強行實施南京攻略戰,進而發生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事件(南京事件)。

永井生前曾讀過藤原彰的《南京的日軍——南京大屠殺及其背景》一書,他在書中空白處寫下感想, “我們都被蒙在鼓裡,當收到在╳ ╳城頭揮舞日章旗的進擊命令時,╳ ╳指的是哪裡?大家一片茫然。原以為和第一次上海事變一樣,戰斗大概就限定在嘉定周邊地區。因為經歷了生死激戰,所以當聽說目的地是南京時,大家在精神上大概都有些泄氣了,隨後拖拖拉拉地向南京進擊。”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